`
阿尔萨斯
  • 浏览: 4170118 次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豌豆荚之“推送”:250%的2B产品推10086%的2B功能

 
阅读更多

豌豆荚的“推送”:2B产品推2B功能在创新工场投资孵化的众多移动互联网项目中,如果说布丁应用汇是普通青年,点点和魔图精灵是文艺青年,那么2B青年的桂冠非豌豆荚莫属。

  如果说用安卓市场、机锋市场等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的是普通青年,用官方的Android Market下载应用的是文艺青年,那么2B青年的桂冠非豌豆荚莫属。

  如果说用2G/3G手机套餐上网的是普通青年,用WiFi上网的是文艺青年,那么2B青年的桂冠非豌豆荚莫属。

  如果说豌豆荚通过数据线连电脑下载应用到手机的功能是普通青年,通过WiFi连电脑下载应用到手机的功能是文艺青年,那么豌豆荚新推出的“推送”功能无疑是个超大号的2B青年。

  豌豆荚:250%的2B产品

  豌豆荚的主打产品是豌豆荚手机精灵,是一款手机管理软件,可以让用户在电脑上下载应用,下载音乐、视频、电子书,发送短信、管理通讯录、备份手机数据等。其中用户使用最多的是下载应用,这主要是基于两点:

1)最多最全的应用:豌豆荚的应用搜索收录了国内21家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应用;

2)不耗流量:豌豆荚通过电脑上网这个中间环节规避了手机直接上网带来的流量问题。

  其实第一点的意义不大,因为常用的应用都会在多个应用商店同时上架,所以豌豆荚宣称的“最多最全”就变成了高度冗余,按照“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产品理念,豌豆荚真是个2B产品,因为给用户提供的(下载来源)选择越多,也就会浪费用户更多的思考时间,甚至会让用户“迷失”;另一方面,豌豆荚的搜索结果排序也成为其“挟排名以令商店”的筹码,至于豌豆荚宣称的“不干预搜索结果排序”,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是很傻很天真。

  关于不耗流量这点,豌豆荚的模式是有时间窗的,其存在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2G/3G上网又慢又贵,二是WiFi覆盖率太低。当这两个条件的红利耗尽,豌豆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姑且仅讨论在其有限生存时间内的情况,“零流量”本是件好事,但是豌豆荚后来推出的WiFi连接电脑功能则充分凸显了2B本质:既然都能WiFi上网了,何必要下载到电脑,再通过WiFi同步到手机呢?实在是脱了裤子打屁——多此一举。

  不止于此,豌豆荚的2B之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盗版的温床:无论是应用,还是音乐、视频、电子书,……,借用文艺青年的话说“你懂的”;

2)用户体验的噩梦——视频:豌豆荚宣称能解决手机上看视频不方便的问题,但是如果用“能看”这个标准来衡量豌豆荚转码的视频的话,强烈建议用户忘记“豌豆荚也能看视频”这回事;

3)用户体验的噩梦——UI和交互:豌豆荚手机精灵的UI可以说“相当凑合”,交互就更加2B了。豌豆荚的初衷,是用一键式安装来替代在手机上要多出几个步骤的应用下载安装流程,从而大幅提升应用安装比例,因为操作每多一个环节就会流失一部分用户。但是豌豆荚凭借其2B软件的UI和10086B的交互,几乎每次都能让我迷失。如此计算,豌豆荚应该至少能提升 -250% 的应用安装比例吧?我看行。

4)WiFi连接电脑:这绝对是个一听名字就知道2B的功能,在能WiFi上网的地方,有何理由要多经由电脑这个环节?

  豌豆荚之“推送”:10086%的2B功能

  昨天(2011年12月14日),豌豆荚发布了“全平台战略”:一是内容全平台,通过豌豆荚应用搜索可以搜索国内21个Android应用商店的应用;二是获得方式全平台,PC客户端、手机App和网页端打通,都可以下载应用。

  抛开噱头,这次真正的“亮点”只有一点:网页版豌豆荚的推送功能。用户在电脑上的豌豆荚网站、和手机上的豌豆荚App双双登录之后,在网页版里搜索浏览任一应用,只需点击“推送”,手机就能自动下载该应用了。(手机须联网)

  之所以说推送功能2B,是因为:乍一听“推送”这个操作相当的“一键式”,但是算上在网页和App两处登录的操作,就一点也不简便了。甚至,在笔者的测试中,还出现了“下载失败”的现象。

  回到操作步骤本身,因为操作是否更简单方便是决定“推送”是不是好功能的关键。

  “推送”的操作步骤:

1)打开网页版豌豆荚;

2)登录网页版豌豆荚(通用操作);

3)打开豌豆荚App;

4)登录豌豆荚App(通用操作);

5)搜索应用X;

6)点击“推送”按钮;

/*此时手机上开始自动下载*/

7)点击网页版的推送弹窗的“确定”、或点击空白处;

8)查看应用对手机的操作权限后点击“安装”。

  Android Market的操作步骤:

1)打开Android Market;

2)打开搜索界面;

3)搜索应用X;

4)打开搜索结果中的应用X;

5)查看应用介绍和用户评论之后点击“下载”;

6)查看应用对手机的操作权限后点击“接受并下载”。

  从操作步骤上比较,即使剔除网页版登录和App登录这两个繁琐却通用(有点“一劳永逸”的意思)的操作步骤,豌豆荚与Android Market也只打个平手。但事实上豌豆荚的操作中隐藏了两处坑爹的隐患:

1)坑爹1:在直接点击“推送”前看不到关于应用的任何官方介绍和用户评价,如果实在要查看介绍和评价,不得不增加一个操作步骤“打开搜索结果中的应用X”;

2)坑爹2:在用户对应用介绍、用户评价、应用对手机的操作权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已经发生。恰恰是这个“不经意”的一不小心手贱就可能点击的环节,为盗版、病毒、坑爹等种种情况预留了宝贵的生存土壤。反之,Android Market则要厚道得多,让用户先看过应用介绍、用户评价、应用对手机的操作权限,经历“下载”和“接受并下载”两道环节之后,下载才真正发生,看似啰嗦,实则是对用户选择权的尊重和对用户手机安全的保护。

  因此,豌豆荚“推送”的体验绝对比不上原生的Android Market。

  与其说豌豆荚的“推送”功能是让用户在全平台上更方便地下载应用,不如说是让盗版、病毒、坑爹等种种情况在全平台上更泛滥地发生,因为“推送”的方式能够提高应用下载的转化率(此前的研究显示,从App到App的应用下载转化率,要高于从网页到App的应用下载转化率,而“推送”这种结合网页和App的形态其转化率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结语:基于以上种种理由,我认为,豌豆荚250%是个2B产品,“推送”则10086%是其推出的2B功能。
http://www.leiphone.com/wandoujia-push.html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