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萨斯
  • 浏览: 4108073 次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氢燃料电池设备:外出旅行的充电好帮手

 
阅读更多

虽然iPhone的到来给手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但是iPhone也不是万能的,还是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比如,电池续航能力一直都是大家诟病的对象,即使是号称改变世界的iPhone手机也未能解决这个问题。时至今日,充电式电池依然是大多数手机等用电设备的最佳选择。

备用电池虽然能解决一时之需,但是并不完美,外出旅行的时候依然会遇到电池中途没电的问题,而且废旧电池很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那么除此之外,在我们远离电源插座的时候怎么给我们的手机充电呢?在环保和高续航能力的综合要求下,太阳能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开始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太阳能充电器

每每谈及替代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往往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太阳能成为主流的选择还尚需时日,因为它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于像英国这样天气总是阴晴不定的国家来说,肯定没有足够的太阳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太阳能电池板还存在一个弊端,就是体积过大,不便于携带,在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还比较可行,但是外出的时候携带大大小小的光电伏版就显得有点不切实际了。当然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可卷曲太阳能电池板已经成为了可能,这样就增加了可携带性,需要使用的时候,只要将其展开即可。但是可卷曲太阳能电池板还存在一个缺陷,要产生相当可观的能量,需要长时间地吸收太阳光。

基于这个原因,很多太阳能充电器都有内置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在需要对手机充电时,太阳能充电器里的蓄电池会将电能输出对手机充电。但是太阳能充电器只能是应急时使用,不能完全依靠它给手机等数码产品充电,

在手机里内置太阳能电池板早有耳闻,据说苹果公司就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发,但是鉴于产生的电能有限,它仍然只能在应急时使用。

手摇式充电器

手摇充电器可以在无电源的情况下为手机充电,该充电器内置了800mAh的可充电电池,足够给一台iPhone 4S提供50%的电量。同样地,这种方法方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要想靠它来解决常规的充电问题恐怕不是个很好的选择。

在笔者看来,与其通过手动来发电,还不如将设备绑在自行车上来得实际点,这样你在骑行的过程中就可以给电池蓄电。通过骑车的方式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确是个不错的利于环保的好方法,但是因为该设备同样内置了电池,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综合看来,这个方法也不是那么切实可行。

氢燃料电池

在以上两种方法都显得那么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氢燃料电池就成了众望所归。但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在加氢站以外的地方加氢,这就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氢燃料电池还没有流行起来的原因。

现在Horizon公司开发的燃料电池技术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推出的MiniPak便携式氢燃料电池套件,就是使用水电解产生氢气,然后进行存储携带,需要充电时只要让氢气燃烧即可。整个套件重量仅为150g,非常轻便,可随身携带。而且整个套件的费用也很低,所以外出旅行的时候一次性可以携带多个,这样就不必担心手机中途没电了。

另外Horizon公司还生产了HydroFill加氢系统,该装置操作十分简单,只需在储水罐内加入普通自来水,插入已经耗尽的MiniPak套件后启动装置。在装置内部水被分解成氢和氧,产生的氢气将被储存在存储在MiniPak之中,而氧气则从装置顶端的气口排出。用户可以选择买一台回家,或者让Horizon公司代为充电,只需支付小额的费用即可。

当然,Horizon公司不是唯一一家致力于氢燃料电池研究的厂家,比如说瑞典myFC公司就推出了一款叫做PowerTrekk的新型便携充电器,只需使用十几毫升水,便可为手机、相机和GPS设备提供10个小时的电力。该充电器可用于任何带USB接口的设备,对水也没有任何要求,即便盐水甚至污水都可以正常工作。

虽然氢燃料电池相对前面两种方案来说比较可行,但还是会碰到特殊情况,因为整个装置需要电力供应才能工作,在没有电力供应的地方或者停电的情况下,怎样制氢呢?也就是说,如果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如光伏电池板),不但解决了没有电力供应的特殊情况,整个循环还是彻底的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过程,非常环保。

电池和电力技术在不断演变发展着,或许在未来电池的续航能力会得到显著改善,但那也只是未来,未来那么遥不可及,谁也不知道这一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短期内看来,氢燃料电池是比较值得信赖的选择。

随着制氢技术的发展,氢燃料电池离我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近。到那时,氢气将像煤气一样通过管道被送入千家万户,每个用户则采用金属氢化物的贮罐将氢气贮存起来,然后连接氢燃料电池,再接通各种用电设备。毫无疑问,它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愿这种清洁方便的新型能源--氢燃料电池早日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

ViaTechradar

Danice雷锋网专稿,转载请注明!)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