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萨斯
  • 浏览: 4185892 次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阿里巴巴面临的挑战

 
阅读更多

阿里巴巴因为自身缺乏核心技术,在一没竞争,二有市场的环境下抓住机遇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现在在百度,eBay,Google的压逼下,以及众多行业 专业网站的迅速崛起,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激烈化了;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管理的复杂性也急剧增长了;还有股权方面的潜在因素影响,导致阿里巴巴在表 面风光的笼罩下,已经危机四伏了。这里是其中的一些片段:

“当你觉得你成功的时候,就是你走向失败的开始。” -- 马云自己的话

“近年来,国内垂直搜索网站、各行业专业网站迅速崛起,。。。可以想象,一旦那些专业站点都做大了,阿 里这样的大杂烩还有多少存在的意义。”

”阿里巴巴管理层所拥有的股权是很少的,也就是说,如果阿里巴巴真正想要实现本土控股的话,这中间依然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阿里巴巴的快速发展还面临着诸如中小企业价值链整合、四级以下城市的渗入、快速发展当中企业文化的融合以及旗下淘宝对于税务部门对网商的协管等问题,都将成为阿里巴巴发展当中所遇到的瓶颈。“

“阿里上市后一度引领港股风骚,但近来严重缩水, 150天蒸发1500亿港元,令阿里巴巴从“新股王”沦落到“港版中石油”。表面上看,阿里股价大幅下挫是受全球股市走软的牵连,而本质则是全球投资者对阿里的商业模式和赢利前景回归理性的表现。”

“目前,阿里在拼命做大规模,依靠新增用户维持公司营收的高增长。但如果将来有一天,用户都被分流到了专业站点,阿里的规模优势就成了无源之水。”

"作为一家号称世界级的B2B电子商务公司,阿里2007年的产品开发费用只占营收的6.1%,而同期的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却占到34.1%。显 然,阿里是一个重营销轻技术研发的公司,甚至可以说,阿里就是一个销售为主导的公司,是靠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进行人海战术来推销发展的。

。。。核心技术的缺失,将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在技术研发、专业服务团队建设上没有下足功夫,只靠规模取得暂时的优势,阿里如何能够竞争过那些专业类网站?阿里的发展后劲堪忧。"

下面介绍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阿里巴巴的问题:

===========================================================

阿里巴巴成功背后的问题

(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8-06/16/content_8378983.htm)

作为阿里巴巴的掌舵人,马云曾在很多公众场合表现出了自己的谦逊:“当你觉得你成功的时候,就是你走向失败的开始。”

业界流传着马云的一个自嘲笑话:

马云一次出差,在飞机上看到一本国内很有名的媒体大篇幅地介绍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全篇文章对这位企业家创业的成就与非凡才华描述得淋漓尽致,让马云热 血沸腾,对这位企业家的敬慕之情也油然而生,恨不得立即拜谒,可当他看到文章最后时,才突然发现,媒体上所描述的这位神乎其神的人居然是——马云。

从几年前就开始盛传的“日纳税100万元人民币”,到IPO之后被全球数百家知名媒体追捧采访,阿里巴巴——这家被马云用九年时间打造出来的B2B电子商 务平台,已俨然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一个标竿,而在随后的日子里,关于阿里巴巴,特别是关于马云,更是成为业界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有人这样戏言:不管你是经商的商家还是一个普通网民,你一定要知道“马云”这个名字,你可以不知道“马云”是做什么的,但你一定要知道的是,马云是偶像,马云是传奇。

  阿里神话的背后

在马云自嘲的背后,反映的一个问题是,即使是马云自己,也并不认为自己或者旗下的企业走到了非常成功,或者说完美的地步,更多的是他人人为加冕的光环。在阿里巴巴快速发展的背后,同样也隐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隐患问题。

这两天拜读了荆林波先生一篇关于阿里巴巴四大隐忧的文章,从股权结构到马云的个人光环效应以及分支机构建设的管理难度等方面对阿里巴巴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感觉受益匪浅。同时,对于阿里巴巴的快速发展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有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同行业的细分竞争

我们略作一个统计,中国的B2B网站其实已经非常之多,但从区域、行业、类别等细化角度来看,B2B的发展显然呈现出了不平衡的态势,这也是最近两三年里,一些公司和网站看到阿里巴巴做得不太到位的地方。

于是,一些新的改良方案便逐步出台,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网胜科技、中国化工网、中国制造网等网站,就是针对行业进行了细分,能做到信息的对称和客户需求的进一步明确,这对阿里巴巴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各地销售模式的利润分成

众所周知,现在阿里巴巴开始在国内各个行业的各个领域大扩疆土,但这种扩张背后也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分公司和代理商之间必然会存在一个利益分成的问题,如何进行很好的利益权衡成为阿里巴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阿里巴巴下一步的考虑绝对不仅仅只限于一个商业信息的提供者,他们考虑得更多的就是要如何来提升交易额,更好地促成平台的交易,这中间必然又涉及到了商业平台的进一步升级。

复杂的股权架构

阿里巴巴虽然公司是在本土,但它的注册却是在外地,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它也属于纯粹的外资企 业,而且,从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股权结构来看,雅虎和软银分别是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从股权比例构成看,雅虎持有集团公司39%股权,集团公 司占网络公司83%股权,雅虎间接持股32.37%,认购1.2%,共持股33.57%;软银持有集团公司29.3%,通过集团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 24.32%;两家合计57.89%。

如此算来,阿里巴巴管理层所拥有的股权是很少的,也就是说,如果阿里巴巴真正想要实现本土控股的话,这中间依然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诚信危机

这个或许算不上是阿里巴巴所面临的问题,这几乎是整个电子商务都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关于电 子商务诚信的法律案例比比皆是,面对着翰如烟海的信息提供,交易双方都心有顾虑,但目前的确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就算是淘宝网上所谓的 钻石卖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买卖双方的诚信加分,但依然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据笔者所了解,目前中国制造网正酝酿一个用户的认证过滤系统,希望能通过这种方法对于商家的信息进行过滤审核,能从质量以及信用度上让买卖双方有更深一层次的互相了解。

其实不光如此,阿里巴巴的快速发展还面临着诸如中小企业价值链整合、四级以下城市的渗入、快速发展当中企业文化的融合以及旗下淘宝对于税务部门对网商的协管等问题,都将成为阿里巴巴发展当中所遇到的瓶颈。

专家:国内电子商务发展任重道远

“尽管我们看到了中国B2B中小企业非常红火,但是实际上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中低水平,我们更不能只是被目前一两个案例的光环所掩盖,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这是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上,一位与会的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于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出的评述。

同样来自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的专家委员会荆林波先生也表示:“阿里巴巴的成功无疑让众人瞩目,但企 业的成功需要的不是画蛇添足式的赞扬。批判性反思阿里巴巴模式隐忧,揭示其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抑或目前的最大掣肘,才能让一个伟大公司躲过由盛而衰的 命运,况且,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逐渐普及,阿里巴巴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

阿里巴巴:威胁也许才刚刚开始 (http://www.chinalabs.com/view/ZXKM0XMH.html)

马云一直担心,微软收购雅虎之后会间接对阿里巴巴构成威胁。现在,阿里的威胁似乎解除了,阿里可以放心地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了。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威胁也许才刚刚开始

  马云或许长舒了一口气。

  2008年5月3日,由于比雅虎要求的每股报价低了4美元,微软宣布放弃收购雅虎。此前马云一直担心,微软收购雅虎之后会间接对阿里巴巴(以下 简称为阿里)构成威胁。现在,阿里的威胁似乎解除了,阿里可以放心地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了。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威胁也许才刚刚开始。

  弃购假象

  微软是全球IT领域的领跑者,雅虎是全球第一门户搜索网站,两家公司的性质不同,规模不同,主业方向不同,微软为何不惜溢价收购雅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荆林波认为,“互联网的事业与范围越来越大,没有足够的视野就有可能错失良机。微软尽管目前已经非常成功,但在许多方面还有欠缺,比如在搜索业务和电子商务领域,微软都还是空白。收购雅虎正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即搜索业务。”

  交银国际控股董事总经理温天纳认为,当前微软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市场环境不容乐观,全球反垄断浪潮给微软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微软希望通过多元 化的发展,找寻新的增长点,减轻来自反垄断的压力。事实上,微软一直试图建设属于自己的门户网站和搜索网站,实施多元化发展,可是一直不成功,反而被一家 又一家搜索网站超过。在资本市场和股东那里,微软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收购雅虎可以被看作是微软突破现有商业模式的一个战略转移。同时,Google迅速 崛起,使雅虎的经营受到了严峻挑战,雅虎的股价也因此持续低迷,微软觉得这是收购雅虎的好时机。

  显然,微软的最大竞争对手是Google。微软在搜索业务上的欠缺,导致公司发展后劲不足,而搜索技术发展到现在,再从零开始已经非常困难。雅 虎的搜索技术在世界上还是数一数二的,微软如果能够将雅虎纳入麾下,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搜索开发,将大大缩短赶超Google的时间。因此,微软不惜溢价 争取收购雅虎。

  尽管,由于不肯每股多出4美元,微软宣布弃购雅虎,但微软是否真的死心了,还很难说。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透露,“收购雅虎只是微软整体互联网战略的一个具体举措,微软在互联网业务上有庞大计 划。” 目前,微软研发集团有15%的员工在从事互联网方面的研发,搜索技术是微软着力攻克的。“微软不收购雅虎,还会收购其他公司。” 张亚勤说。

  从微软的决心看,对搜索业务是志在必得,因此,虽然现在暂时放弃了对雅虎的收购,而一旦再有合适的机会,微软可能还会重新发起对雅虎的收购。

  独立性只是幌子

  微软宣布计划收购雅虎后,远在中国杭州的马云立即紧张起来。阿里的第一反应是赶快回购雅虎手里的股份,避免雅虎一旦被成功收购,雅虎所持有的阿里股份会被微软控制。《华尔街日报》报道,阿里此举是为了“避免雅虎被微软收购后给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

  2005年,雅虎以10亿美元现金及雅虎中国的所有资产换取了阿里巴巴集团3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按照雅虎与阿里签订的合作协议,如果雅虎公司的股权发生变化,阿里巴巴将有权从雅虎回购其股份。据外媒披露,2008年3月19日,阿里在紧锣密鼓的就回购融资问题与投资者展开深度谈判。

  有观点认为,如果微软通过收购雅虎,间接地成为阿里的股东,将影响阿里的决策独立性。

  事实上,决策独立性只是个幌子,作为规范公司,群体决策是常规。这个问题的核心是马云的个人权威将受到挑战,他是否甘愿如此让步。作为股东肯定 有权利参与经营管理,干预与否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如果因为马云在阿里的个人的权威有可能被削弱,马云及其团队感到不自在, 而拒绝微软成为阿里的股东,那么,这显然是对阿里的不负责任。

  事实上,是否接受微软是对马云的一个重大考验。马云一直认为自己是天才,别人都是傻瓜,他的那句“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竞争对手”的名言,表明马云的确对自己过于自信,但是,自信过头就是狂妄。如果不能超越自己,马云很有可能把阿里带进死胡同。

  也有观点从民族主义出发,认为阿里不能让微软插手,因为这是中国的公司,中国人怎么能受制于一个美国公司?其实,商业就是商业,不能与民族情 感、个人好恶混在一起,商业应该超越国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想让阿里有更好的长远发展前景,就应该与微软这种能够为阿里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企业合作。 再退一步说,雅虎和日本软银分别持有阿里39%和35%的股份,阿里本身就是个外资企业。

  B2B丛林险恶

  或许在马云看来,躲过了微软的控制,阿里很幸运。但在风光的表象下,阿里已经危机四伏。

 阿里上市后一度引领港股风骚,但近来严重缩水, 150天蒸发1500亿港元,令阿里巴巴从“新股王”沦落到“港版中石油”。表面上看,阿里股价大幅下挫是受全球股市走软的牵连,而本质则是全球投资者对阿里的商业模式和赢利前景回归理性的表现。

  环顾阿里的四周,竞争对手林立,不断地蚕食着阿里的市场。

  近年来,国内垂直搜索网站、各行业专业网站迅速崛起,分流了一部分阿里的用户。网盛科技的B2B交易平台几乎将化工类业务独吞,而阿里对这个行 业只能望洋兴叹。类似的专业网站还有很多,比如鞋、帽、玩具等行业的专业站点,这些站点都是阿里的潜在竞争对手。可以想象,一旦那些专业站点都做大了,阿 里这样的大杂烩还有多少存在的意义。自2007年来,Google开始在中国大量收购垂直搜索网站和专业网站,这无疑将会对阿里造成威胁。

  网盛生意宝(002095行情,股吧)公司总裁孙德良认为,目前阿里巴巴最大的软肋是战略过于庞大。在孙德良看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是不断深化和细分化,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信息量很小,互联网应用比较少,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细分成为必然的趋势。

  目前,阿里在拼命做大规模,依靠新增用户维持公司营收的高增长。但如果将来有一天,用户都被分流到了专业站点,阿里的规模优势就成了无源之水。

  但危险还不止这些。

  eBay作为全球最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2007年营收达76.7亿美元,而阿里只有21亿元人民币,两者的销售规模不在数量级上。虽然,淘宝 网在在中国本土领先eBay,但如果eBay下决心从搜索引擎入手颠覆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借以时日,淘宝网和阿里恐将无力招架。更何况,全球做电子商务 的公司远不止eBay一家,微软此次行动也是有意进入电子商务的表现,而百度则已经宣布正式进军电子商务。

  可以预见,电子商务领域诸侯争霸的好戏还在后面。

  电子商务与搜索业务高度重合将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百度由搜索进军电子商务就是个标志。或许,有一天Google也宣布进军电子商务,或许, Google会与某个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合作。目前,由于阿里的规模还太小,业务范围还主要局限在中国,Google看上阿里,并与之合作的可能性不大。而 不合作,就很可能意味着成为对手。

  阿里的软肋

  一直以来,加入诚信通的门槛很低,只需将公司的营业执照等资料的复印件传真过去,由杰胜认证公司认证通过即可。阿里与认证公司本来担负审核责 任,要尽可能将提供虚假信息的公司拒之门外,但是,由于这个认证过程本身就不是很严格,而不少代理公司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用户,故意放松监控。实际上在一些 地方,只要每年交纳2300元左右不等的年费就可以成为诚信通会员。这一定程度上导致有些机构和个人伪造营业执照,通过阿里的网络进行。

  已有部分用户针对阿里的上述行为在网络上抱怨,但由于阿里的态度暧昧,总是在踢皮球,用户很难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最后不了了之。类似情况已经严重损害了阿里的声誉。

  这些管理漏洞,或许是由于阿里的发展速度过快,无暇顾及所导致,也可能是由于阿里的管理水平本来就不高。总之,内部管理的问题是阿里必须正视的。

  作为一家号称世界级的B2B电子商务公司,阿里2007年的产品开发费用只占营收的6.1%,而同期的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却占到34.1%。显 然,阿里是一个重营销轻技术研发的公司,甚至可以说,阿里就是一个销售为主导的公司,是靠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进行人海战术来推销发展的。

  在与电子商务业务高度重合的搜索技术上,阿里更是弱项。核心技术的缺失,将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在技术研发、专业服务团队建设上没有下足功夫,只靠规模取得暂时的优势,阿里如何能够竞争过那些专业类网站?阿里的发展后劲堪忧。

  聪明过人的马云肯定对阿里的软肋了如指掌,问题是,这个战胜了很多强硬对手的小个子巨人能够战胜自己吗? 

====================================================

阿里巴巴四大危机 马云能否力挽狂澜 (http://www.chinalabs.com/view/ZXKM0XL1.html)

雅虎软银通过阿里巴巴上市可直接获利数十亿美元,所以,雅虎和软银是更大的赢家。

离开了马云的阿里巴巴,会是什么样子?

阿里巴巴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众多问题:各个分支机构之间如何协同合作?如何避免最高战略层被日常事务缠身?

透过未来资金分配结构,基本可以确定,阿里巴巴IPO的推动力主要是来自业务方面的压力和扩张战略。

在参与国际资本运作以及国际资本运作后而不至于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沦为职业经理人,也许是上市后阿里巴巴高管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

-荆林波

阿里巴巴的成功无疑让众人瞩目,但成功需要的不是画蛇添足式的赞扬。批判性反思阿里巴巴模式隐忧,揭示其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抑或目前的最大掣肘,才能让一个伟大公司躲过由盛而衰的命运。

一、股权结构的隐患

从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股权结构来看,雅虎和软银分别是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从股权比例构成看,雅虎持有集团公司39%股权,集团公司占 网络公司83%股权,雅虎间接持股32.37%,认购1.2%,共持股33.57%;软银持有集团公司29.3%,通过集团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 24.32%;两家合计57.89%。雅虎、软银通过阿里巴巴上市可直接获利数十亿美元,所以,雅虎和软银是更大的赢家。

那么,阿里巴巴是中国企业么?阿里巴巴IPO的成功,确实牵动了业内和国人的神经。在国际资本、媒体、业界和公众对于中国互联网概念的激情热捧背 后,理性驱使我们自问:阿里巴巴是中国的企业么?从阿里巴巴集团注册地看是开曼群岛,在法律上属于纯外资企业。从股权构成比例看,美国雅虎是第一大股东, 持股比例33.57%;日本软银持股24.31%,是第二大股东;两家合计持股将近60%。中国公民作为创业者和管理层共持股12.79%,加上公司所有 员工股权,大概共26.31%。这样,在所有权上,阿里巴巴的确也不是中国企业,只是由中国公民创办的在国内经营的外资企业。因此,当微软举牌收购雅虎 时,我们最关注的是阿里巴巴潜在控制权问题。

进一步的问题是,阿里巴巴为什么会选择开曼群岛注册而不是在国内注册?这恐怕与我们早期的外资优惠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对外资的优惠就是对内资的歧 视)有关。创业者创业的目的一是创业,二是发展、盈利。企业家利用内外资政策差异合法降低创业成本或经营成本(或者规避歧视)似乎也无可厚非。留给我们思 考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公民创业者留在国内而不是相反?什么样的激励政策有利于国内创业?国内公民创办的企业,为什么外资成为第一大股东而不是 国内机构或国内公民?

从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看,国内创业者缺乏的并不是创新能力,而是创业资本,而国内金融系统的缺陷,就在于恰恰不能给予创业者以资金支持。我们只能归 结为国内金融业发展滞后,风险投资起步较晚,国内缺乏对创业者扶持的环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政策环境下,我们如何在相关制度、产业政策、融资规则及 具体实施细则上去落实,营造出有利于具有创新能力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的创新环境?

二、对马云的过度崇拜

可以说,马云本人具有超强演说能力,阿里巴巴员工对马云十分崇拜。崇拜正常,但是一旦这种崇拜超过了一个限度,形成过度崇拜,那么就有可能出问题了。

我们试图提出一些假想问题:离开了马云的阿里巴巴,会是什么样子?

马云何时退休?会像宏基电脑的施振荣那样在六十岁全身而退吗?会像微软的盖茨那样专心自己的研究或者自己的基金会吗?阿里巴巴是依靠组织在运行,还是由马云一个人的力量在推动?

谁来制约马云不妥的言行呢?若干年前的马云谈到B2C和C2C的时候丝毫不心动,在论坛上还试图说服8848创始人王峻涛、谭智相信B2C和C2C 没有前途。互联网似乎和马云开了一个玩笑,让他去做自己原先最不看好的事情。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马云感慨说,主要是形势的变化太快了,他只能与 时俱进。既然B2B在中国能够成功,他想在大环境改变的形势下再试试C2C,对于2003年新进入的C2C领域,马云这样解释。

还记得在2006年度渠道大会上,身兼阿里巴巴CEO与雅虎中国总经理的马云鼓动说,“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将结合各自产品,打造一条产值以1000 亿计的上下游产业链,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电子商务服务。同时在未来3年内,将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打造成为营收过100亿元的企业,为社会创造100万个 就业机会。” “不但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要实现100亿元收入,作为渠道伙伴未来也同样要实现100亿元收入。”而如今,众所周知,雅虎中国并没有走出自己的困境。

再比如,在第四届中国网商大会上,马云宣称阿里巴巴接下来在3到5年内,将斥资100亿用于建设电子商务产业链,以改善外部环境。然而,我们不得而知,这100亿元资金从何而来?现在投入到哪里了?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效果?

三、快速扩张中的协同力问题

阿里巴巴在1999年开创了B2B交易平台;2003年通过淘宝网渗透C2C,进而今年推出B2C,随后推出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方式——支付宝; 2005年与雅虎迷雾般地并购,抢占一个新的制高点;2007年先后推出阿里软件、取得香港成功上市、发布阿里妈妈;2008年与英特尔合作推出针对中小 企业电子商务的商用电脑,尤其是从6月1日起,中国雅虎和口碑网开始整合,合并成立雅虎口碑公司,公司未来发展重点是基于生活服务的电子商务、社区和通讯 等业务。

不可否认,阿里巴巴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众多问题:

各个分支机构之间如何协同合作?都在做软件开发,如何共享知识?都在做市场开发与客户服务,如何共享客户资源,避免重复投入?

人员突破万人之后,组织结构不断扩大,阿里巴巴组织的官僚化倾向也在逐步形成,如何避免最高战略层被日常事务缠身?如何避免高层领导对新生事物的熟视无睹,导致决策滞后?

特别是,如何保障机构庞大之后,阿里巴巴的文化不被新进人员稀释掉,或者被外来文化同化掉?也许,这种隐忧是阿里巴巴最为致命的毒瘤。

四、治理结构的硬伤

IPO本身对公司发展既有好处也有风险。通过IPO,公司可以募集资金,增加流通性,树立品牌知名度,回报个人和风险投资;但也存在费用高,管理层 压力增大,失去控制权的风险。对于创业者,保持对公司发展战略、方向的控制权至关重要,其方式一般是占有公司较大股权比例或者通过契约安排,但主要是通过 占有较大股权比例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从上面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看,管理层的股权比例较小,阿里巴巴管理层选择的是股东协议安排来保证管理层在一定条件下对公司的控制权。从管理层角度看,阿里巴巴IPO时机似乎并不成熟。

那么,阿里巴巴网络公司上市的真正的推动力是什么?曾引起不少人推测:融资、回报风险资本、迫于大股东压力,业务扩张等等。

马云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说:“我们不缺钱,上市一定不为钱。” 马云的意思很明显,不是为了融资而融资。这样理解的话,就是对外界猜测缺钱的否定。在阿里巴巴与雅虎联姻过程中,大部分风险资本已经退出,只有雅虎和软银 两大股东。雅虎是战略合并后成为一大股东的,前期进入的风险资本目前只有软银,软银在此次IPO中并没有大量抛售股权。如此看来,回报风险资本的观点似乎 也很难成立。

至于迫于大股东压力的观点,有人以阿里巴巴IPO马云沦为看客,雅虎、软银是大赢家来佐证。如果单从上市获利角度看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没有确切证 据。公开资料招股说明书中所得款用途也许能提供一种较为可信的答案。招股说明书中《未来计划及所得款用途部分》所得款用途分配如下:60%所得款净额用作 策略性收购及业务发展措施,包括:收购其他公司及业务,发展或收购完善公司技术平台的技术,发展联盟关系;20%所得款用于发展现有业务;10%用于购买 设备及技术;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透过未来资金分配结构,基本可以确定,阿里巴巴IPO的推动力主要是来自业务方面的压力和扩张战略。

可以推测,阿里巴巴也许已经有自己的国际化发展战略,IPO也许是阿里巴巴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至于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后,阿里巴巴高管能否保持对公 司的控制力,在参与国际资本运作以及国际资本运作后而不至于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沦为职业经理人,也许是上市后阿里巴巴高管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大数据之路:阿里巴巴大数据实践

    在阿里巴巴集团内,数据人员面临的现实情况是:集团数据存储已经达到EB级别,部分单张表每天的数据记录数高达几千亿条;在2016年“双11购物狂欢节”的24小时中,支付金额达到了1207亿元人民币,支付峰值高达12万笔/...

    大数据之路 阿里巴巴大数据实践

    在阿里巴巴集团内,数据人员面临的现实情况是:集团数据存储已经达到EB级别,部分单张表每天的数据记录数高达几千亿条;在2016年“双11购物狂欢节”的24小时中,支付金额达到了1207亿元人民币,支付峰值高达12万笔/...

    阿里巴巴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PPT学习教案.pptx

    阿里巴巴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PPT学习教案.pptx

    阿里巴巴IPv6安全实践.pdf

    目录 1、全球IPv6发展趋势及国内政策要求 2、阿里巴巴集团IPv6升级面临挑战及安全威胁 3、阿里巴巴集团IPv6改造及安全解决方案 4、未来IPv6安全的思考及展望

    2019-TF17-阿里巴巴-华能威-知识图谱与智能搜索.pdf

    摘要:全网知识图谱有其独特的优势、价值,不仅帮助机器理解文本,也是智能信息服务的高效手段。...当然知识图谱本身也面临很多的挑战、难题。本次报告分享这方面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大数据大创新-阿里巴巴云上数据中台之道.zip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传统企业面临着海量数据的挑战。如何高效、安全地处理和利用这些数据,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数据大创新-阿里巴巴云上数据中台之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它不仅...

    阿里巴巴公司内部资料:交互设计全档案

    阿里巴巴公司内部资料,没的说。 引言 一直以来,交互设计师都是一个受到广泛质疑的岗位,很多人不了解交互设计师的价值,更直接的说,我们大多数的交互设计师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令人信服的专业度。 大约五年前...

    阿里巴巴大数据实践之数据建模

    随着DT时代互联网、智能设备及其他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爆发式增长,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有序、有结构地分类组织和存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如果把数据看作图书馆里的书,我们希望看到它们在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放置...

    现代应用架构中配置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基于OpenConfiguration规范的最佳实践.pdf

    •  阿里巴巴配置中心的演化 •  配置中心主要场景 •  云上配置中心的新挑战 •  未来混合云,多云的配置中心演化趋势 •  配置中心标准工作介绍

    双11万亿流量下的分布式缓存.pdf

    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宗岱,在由云栖社区与阿里巴巴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17阿里巴巴双21技术十二讲》技术分享中,主要从Tair发展和应用开始谈起,接着谈及双11面临的挑战,重点分享了性能优化方面的实践,最后对...

    阿里云java短信验证码源码-tailBasedProcess:阿里云第一届云原生编程挑战赛(分布式统计和过滤的链路追踪)

    云原生的可观察性面临比较多的挑战,比如高性能,低资源,高质量数据。本赛题主要是考察链路追踪中的Tail-based Sampling。 问题背景 为了应对各种复杂的业务,系统架构也从单机大型软件演化成微服务架构。微服务...

    AI时代零售业的智能变革阿里云研究中心2018系列白皮书.pdf

    近年来,中国商品零售总额增速趋缓,而网络零售在社会整体商品零售额的占比则不断上升,传统零售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自阿里巴巴提出以“数据驱动,重构人货场”为核心的新零售概念以来,中国传统零售业也...

    超大规模图神经网络实践.pdf

    2019云栖大会-超大规模图神经网络实践,大家一起来了解阿里巴巴人工智能经济体系以及面临的巨大挑战。

    新零售下品牌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 贝恩&阿里.rar

    本资料由知名的咨询公司贝恩公司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结合双方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为品牌商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和方法。这份资料首先分析了当前新零售环境下的市场趋势和消费者行为,...

    科技作家陈根谈国产ChatGPT:如何获得高质量数据是核心

    阿里巴巴曾传出类ChatGPT应用的对话截图;火热的AIGC概念之下,多家上市公司也先后发声将推出相关产品或应用。  尽管如此,陈根指出,目前国内阿里、京东、腾讯、百度等企业虽然也在做类似ChatGPT的产品,但也面临...

    移动App研发加速跨平台解决方案.pdf

    阿里巴巴技术专家王利华(鬼谣)在2018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中做了题为《移动App研发加速—跨平台解决方案》的分享,就移动研发面临的挑战、WEEX介绍以及EMAS-跨平台产品介绍等方面的内容做了深入的分析。

    [详细完整版]大数据简介.docx

    同时奥巴马政府号召面临挑战的行业、科研院所与非盈利机构和政府携手,共同迎接大数据所创造的机会。 现在,大数据的热度已从最初的IT行业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被认为将会带来生活、工作与思维的重大变革。IBM...

    前端直播资料搜索端上动态化技术分享.pdf

    彭涛(龙冥) - 阿里巴巴搜索推荐事业部 搜索技术专家 课程大纲 搜索动态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搜索动态化页面搭建平台 Hubble 平台 主搜国际化中台 Weex 全链路性能优化 Weex 优化框架设计 QKing 引擎核心设计 QKing...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