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萨斯
  • 浏览: 4198825 次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基于HTML5技术的电力3D监控应用(二)

 
阅读更多

上篇介绍了我们国网电力项目的基本情况,我们团队选用HTML5技术还是顶着很大压力,毕竟HTML5技术性能行不行,浏览器兼容性会不会有问题,这些在项目选型阶段还是充满疑惑,项目做到现在终于快收尾了我们才敢松口气,压力基本顶住了,现在回忆起HT支持人员培训是说的话还是非常认同:“HTML5性能肯定不是最高,但对企业应用足够高了,HTML5标准不可能所有浏览器都一致实现,但对于企业应用已经足够工作了。”现在我个人总结的经验是:选择正确的引擎框架,进行合理的设计才是关键,HTML5真的已经Ready!HT for Web的Table和Tree都能承载10万以上的图元数据量,我还真没见传统Native的GUI组件有做得更好的,所以良好的架构设计才是关键因素。有了这个项目的成功经验我们部门团队士气大振,以前我们部门用Flex组件加载小几千的数据量基本就卡的不行了,常被另外用Qt和MFC的项目组不屑,这回用HT我们扬眉吐气了一吧,下次项目继续坚定的走HTML5路线。

选择HTML5除了看中JavaScript动态语言的灵活性,能够很好的和其他异构系统融合到页面外,HTML5的跨平台性也是我们看中的重要原因,以前PC桌面应用上采用Flex和Silverlight到是可以跨平台,但如今的系统还不能上移动终端实在就说不过去了,而Flex和SL在跨移动终端方面就卡壳了,虽然有AIR可以导成native app应用,但还是远不如HTML5纯页面来的高效,每次修改任何东西PC上都可以模拟测试,看看Chrome DevTools for Mobile越来越屌爆的Screencast and Emulation功能:


我现在测试移动终端大部分情况都不需要用真机,当PC上模拟测试都差不多后再进行真机测试基本都一次性通过,回想以前用Flex的AIR进行转换Native App真是浪费生命,每次测试我都要刷几条微博消磨难熬的等待时间,上一次项目我们团队也分为Android和iOS两个完全采用独立Native开发方式,但也存在版本发布不一致,应用体验不一样,包括很多业务逻辑代码本可以复用的但由于Java和ObjectiveC的差异,搞得我们非得写两套一样逻辑的代码,其中有加密的部分还得费劲的用C++实现了一个统一的实现,然后再有Java和OC分别去调用C++的代码,总之系统越搞越复杂,团队需要的人越来越多,当然我们经验不足也是一个原因,但我们毕竟是做企业应用搞项目的,不过可能有资源像BAT那些移动互联网巨头去慢慢融合摸索经验,我们除了这些基础技术外,还有学习很多电力业务,还得和硬件打交道,学习各种电力规约协议,扯淡了这么多你应该明白我们现在成功的使用了HTML5一个js语言就能跨所有平台之爽,秀秀几张移动平台上的项目抓图:



PC桌面应用当然更没啥新鲜的了,不过也顺便秀秀我们项目组日夜奋战的一幕,虽然HT for Web已经很牛逼了,但为了让领导满意这些三维场景我们可是花了不少精力设计,HT for Web 3D虽然可以完全用API来开发场景,但HT还是提供了很酷的完全基于HTML5的3D设计工具,也就是我们可以用API和可视化开发工具两种方式结合设计三维场景,下篇我再详细介绍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